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是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内循环、能源自给自足的现实路径。为了更好开展甲醇能源产业建设、推动甲醇经济产业发展,6月15日,第五届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开幕。
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甲醇产业成果
自2014年创办以来,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装备展览会一直是行业内产品展示与信息化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展览会已经连续举办多场工作、研讨、技术交流、汇报展示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业界资源与组织经验,拥有广泛的行业和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
本次展会聚焦甲醇汽车行业热点和未来发展,面向全球用户,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汽车工业创新应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探索与发展道路,以及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推广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和科技成果。
展会现场汇聚了众多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装备领域的优质企业,展品类型涵盖甲醇乘用车及重型商用车、甲醇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甲醇燃料加注及储运设施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改善环境,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营造甲醇汽车、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相互融合发展的产业及社会氛围。
作为本次展会重要亮点,吉利控股旗下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全部参展。据介绍,吉利控股集团从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出发,深耕甲醇汽车18年,通过技术开发与探索,突破了诸多甲醇汽车技术瓶颈,成功地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掌握了甲醇汽车的核心技术,开发包括甲醇乘用车、甲醇重卡、甲醇客车等系列车型共20余款,涵盖了甲醇直驱、甲醇混动、甲醇增程等多个动力路线,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甲醇汽车量产的主机厂。
目前,吉利甲醇汽车已规模化运行近3万辆,总运行里程接近1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其中商用车总运营里程近2000万公里,受到市场的认可。2022年3月,吉利甲醇重卡和甲醇轿车在丹麦进行了测试与示范运行,为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在欧洲的应用积极推广。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正在积极研发车载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致力于将甲醇重卡排放的二氧化碳实时捕捉,经回收后加氢合成甲醇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甲醇重卡的近零排放。经测算,一辆49吨位甲醇重卡一年排放120吨二氧化碳,这120吨二氧化碳全部捕集后可以生产87吨甲醇循环利用,相当于种植了120亩森林,这无疑将为我国碳中和开拓全新实践路径。
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型,吉利正是秉持着“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的认识,从甲醇能源制备、甲醇能源输配送体系、甲醇车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耕和探索,致力于全链路闭环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实践证明,我们的探索实践不仅能够通过甲醇循环经济大幅度消纳二氧化碳,实现交通领域的碳中和,助力我国的双碳战略;同时,我们开发的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还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为我国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
甲醇是汽车的理想燃料,在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下,发展甲醇经济,推广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成为了重要课题。
2021年11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将甲醇汽车纳入绿色产品,提出要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2022年4月,国家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推动液体天然气、甲醇、氨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再次为我国甲醇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据介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2022年,中国甲醇产能10041万吨;甲醇产量8022万吨;进口量1219.2万吨。产能、产量、销量、进口量世界排名第一;而且我国甲醇汽车,已经健全了政策许可、行政管理许可、技术标准许可、市场准入许可和运行保障许可的全体系通道;产业完成了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设;在应用甲醇燃料耐腐蚀性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走在了世界该领域的前沿。
目前,我国甲醇汽车产品大家族中,甲醇乘用车、甲醇混合动力轿车、甲醇商用车、甲醇危化品运输车、甲醇增程电动车等产品相继问世,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甲醇汽车整车制造业,零部件、配套产业以及后市场等全套甲醇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并且,甲醇汽车的采购成本与普通燃油车基本相当,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不仅成本优势明显,而且在使用过程同样具有优势。比如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甲醇汽车补能效率高,并且续航能力不受天气影响;与氢燃料汽车相比,甲醇汽车原料的提取和生产没有太高的要求,配套设施易于建设,无论是成本还是推广难度都会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会现场,贵阳、宝鸡两地参与国家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两台运行百万公里的吉利甲醇出租车正式捐赠给北京汽车博物馆和上海汽车博物馆,完成服务用户使命的同时,充分证明了甲醇汽车的耐久性与可靠性。
未来,围绕着能源转型发展战略,有“液态阳光”之称的绿色甲醇产业开启了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的新征程。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道路上,把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将为我国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
编辑:薛亚培
标签: